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
NING XIA HUI ZU ZI ZHI QU REN MIN JIAN CHA YUAN
声音开关
语速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大字幕
重置
退出服务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
NING XIA HUI ZU ZI ZHI QU REN MIN JIAN CHA YUAN
2025年4月29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
NING XIA HUI ZU ZI ZHI QU REN MIN JIAN CHA YUAN
她多次受到院内及上级奖励,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并记个人三等功一次;被吴忠市授予“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2016年所在集体被授予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她就是利通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马玲燕。
马玲燕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利通区检察院侦查监督科、公诉科、未成年人检察科工作,2013年以来负责利通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她多年如一日地勤勤恳恳,参与办理各类案件千余起,2013年以来承办审查批捕案件134件189人,办理审查起诉案件466件635人。
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理念
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中,马玲燕始终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理念,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改变了原先单一的审查起诉机制,建立起集“审查逮捕、预防犯罪”职能为一体,实行“捕、诉、监、防”一体化的办案新机制,为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提供了有力保障。她先后尝试实行“监护人参与诉中教育制”,制定“未成年人回访考察制度”,并研究制定了关于细化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以及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法律援助的工作规程,这些工作制度不仅从理论上具有开拓、创新的积极意义,也更好地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成为吴忠市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一面崭新旗帜。
帮扶特殊少年走上正道
马玲燕认为,对于犯罪的未成年人,惩罚只是手段,挽救失足、避免再犯才是最终目的。她本着“办理一起案件、重塑一个人生、挽救一个家庭、教育一帮孩子”的思想,在办理案件中恰当使用不捕、不诉或量刑建议等,从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成长出发,保障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权利。针对失足学生返校就读难、流向社会不利于健康成长的现状,她与学校、家长积极联系沟通,共同做好帮教工作,有效地挽救和帮助了一批失足青少年走上正道。
在办理在校学生贾某与社会青年杨某盗窃案件时,马玲燕发现二人犯罪情节较轻,而且在学校、社区的表现一贯良好,具有认罪悔罪表现。她认为草率起诉很有可能给二人留下污点,遂决定对该二人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处理决定。在监督考察期间,她对该二人进行了半年的回访考察和跟踪帮教,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以书信、电话等形式与贾某、杨某及其父母保持联系,教导他们树立改过自新的勇气和信心,引导他们走向正道。最终,在她的监督和帮助下,贾某考上了大学,杨某也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均改过自新、顺利融入社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强化教育筑牢预防犯罪“围墙”
对于青少年犯罪预防而言,只有通过不断灌输法治理念,大力加强法治宣传,才是预防犯罪的最佳方法。学校是青少年法治教育、思想建设的重要基地。为了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从源头上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马玲燕组织全院力量进行“法治进校园”活动,有针对性地给学生上法治教育课,组织在校学生开展模拟法庭,并将该项活动和学校法治教育紧密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该院先后为吴忠市利通区50多所学校学生上了法治教育课,通过法律宣传、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形式,帮助在校未成年人健康学习和成长。
“用法律教育在校人,用真情感化边缘人,用理性引领迷路人,用信任挽救失足人”,这就是马玲燕——公众眼里的检察官、执法者,孩子眼里亲切的阿姨和值得信赖的老师,更是人生路上的领路人。